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美丽的云南省曲靖市,曲靖自然资源优越,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之称,是珠江的源头、爨文化的发祥地。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云南省内唯一一所主要面向能源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云南省煤炭工业学校2000年12月更名为云南省工程技术学校2002年10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云南省工程技术学校、云南省电大煤炭分校、云南煤炭基建公司技校三校合并组建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50年的办学历史。

学院秉承“明德尚能,砺志笃行”的校训,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聚焦省委“3815”战略,主动融入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重点服务绿色能源、光伏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学院先后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全国煤炭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教育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云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院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云南省工业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云南省优质学校云南省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示范校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单位、云南省大学生劳动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校园、曲靖市文明单位。

学院有三个校区麒麟校区、沾益校区、白石江校区),占地面积近835亩,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2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1.3亿元,总资产15亿元有图书10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57万余册,电子图书49万余册截至2025年6月,学院有全日制三年制大专在校学生14955有高本贯通培养本科学生41人,有留学生52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校内专任教师硕士学位占比55.36%,博士及在读博士占比3.6%,高级职称占比21.53%,“双师”占比60%以上学院有云南省兴滇英才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产业导师5人,省级银龄教师9人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机械制造技师工作站1个,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5个,全国煤炭行业教学名师2人,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教学团队2个

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设计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8个二级学院和公共体育艺术1个教学部。有招生高职专业49个,招生专业主要涉及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装备制造、水利、电子与信息等大类。有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重点和特色专业3个,省级骨干专业6个,校级重点特色专业12个。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煤矿智能开采技术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现代物流等6校级高水平专业群学院招生专业中与先进制造、绿色能源、光伏之都等重点产业相关,占比81.63%。学院专业建设形成了以国家、省级重点特色专业和省级骨干专业为引领,校级重点特色培育专业为支撑的专业和专业群建设体系。

学院有校内外实训室和实训基地280余个,其中有新能源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光伏生产性实训基地、绿色能源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151个。校内实训基地建有校企合作教学矿井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双创扶贫O2O基地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云南能源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设有云南省第192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省职业培训站、云南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AutoDesk授权培训中心。学院建设的实体化矿井实习实训基地,是云南省内是唯一的,国内领先的矿井综合实训平台,先后被云南省政府和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命名为“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被云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认定为“云南省煤矿矿山应急救援演练基地”

学院紧紧围绕云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牵头建设曲靖市域产教联合体,建成云南绿色硅光伏产教融合共同体、云南新能源电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云南煤炭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民族餐饮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省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有云南绿色能源职教集团曲靖市能源产业研究院曲靖市现代物流产业研究院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院与汇川科技、隆基、晶澳、阳光、宁德时代、德方纳米等绿色能源先进制造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绿色能源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新能源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新能源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学院校企合作紧密联系企业达150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服务“一带一路”战略,赋能“职教出海”围绕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服务边疆职教,学院与巴基斯坦梅兰工程技术大学、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巴基斯坦分公司、吞武里职业学院、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曼谷职业教育中心等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共建“中巴国际学院”“中巴煤矿智能开采工坊”“中泰国际学院”“中泰滇菜工坊”“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海外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及留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学院开发国际职业标准2个、人才培养方案1个、课程10门,招收留学生52名,培训海外人员年均3800人次。

年来,学院获国家级思政课教学展示1项,获省级一流党建示范高校党委、一流示范党支部3个;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奖1项、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奖1项、云南省课程思政教学奖2项;新增光伏工程技术、储能材料技术等服务云南“新三样”专业7个;获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煤矿智能开采技术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获省级精品课程15门,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课程9门省级“十四五”规划教材3部,校企双元教材68部;教师参与国家级资源库建设2个获国家级教学比赛奖励3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省级各类教学能力比赛奖项50级各类教学成果奖17项获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40项院拥有国家专利59项,科技转换助力企业增效6000余万元,社会培训年均超3万人次学院承办国家级职业技能大2次、省级职业技能大12次,学生获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奖200项以上。

学院将继续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紧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区域战略和云南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服务国家级新能源新兴产业发展和云南省打造绿色能源强省,支撑云南建设全球最大的硅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和曲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重点建设服务云南先进制造、绿色能源、硅光伏产业发展的光伏工程技术和煤矿智能开采技术专业群,为云南教育强省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建成服务西南地区能源安全和能源绿色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基地,打造边疆职教高质量发展新范式,建成国内一流、中国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类高水平学校。

(截至2025年6月)




copyright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滇ICP备11001082号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65号